茗茶文化网

当前位置:

茗茶文化网

>

文化

>

点茶风行与北宋还是南宋

点茶风行与北宋还是南宋

日期:2023-12-05 16:33:49 浏览:15

点茶风行于北宋。点茶是两宋时期最为流行的饮茶方式,是沏茶的一种程序、方法和技巧,它的一个特点是制作团饼茶,同时具有很烦琐的流程。同时,茶在宋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,北宋的宋徽宗著有《大观茶论》,并详细论述点茶、分茶,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,可见点茶风气在北宋尤为盛行。

点茶风行与北宋还是南宋

点茶介绍

北宋王朝初立,宋帝便设立茶局,派重臣督造皇家御茶,并沿袭唐代贡茶制,从全国各地收集名茶。并以茶的不同等级规定仪制,将成品茶按质量好次分成十个等级,朝廷官员按职位高低分别享用。

宋代又极盛点茶,宋徽宗"金殿点茶宴群臣"便体现了宋皇室对点茶的喜爱。

皇室对茶的热衷,引领了贵族以及工商层段对茶的追捧和过度消费。且宋有祖训:皇室子孙不杀文人。是以历朝宋朝统治者都遵循着以文治国的原则,重文官,轻武治。

文人的快速崛起更使得君子四雅(点茶、焚香、插花、挂画)之一的点茶之道得到发展,宋徽宗赵佶御笔亲书《大观茶论》,亦将点茶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。

统治者以及贵族阶层的推崇、文人墨客的追捧,皆为点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氛围,因此,点茶的崛起几乎上可以说是一个必然。

因此,点茶自然受到大力推崇。

而点茶法主要用饼茶,经炙烤、冷却后碾碎成末,罗出想要的精度,茶粉置碗中待用,以釜烧水,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;

宋徽宗《大观茶论》中描述为七次煮汤点茶,形成了今人所谓的“七汤法”,茶汤点好后按一定的标准品评质量高下。

宋代点茶的工序

1、炙茶:炙烤茶饼,去除水汽

2、碾茶:将茶饼茶团碾碎成粉末

3、罗茶:再用绢罗筛茶

4、候汤:选水、烧水

5、暖盏:注少量热水,温热茶盏

6、调膏:碾茶成末,注少量水调膏

7、点茶:边注水边击拂,打出泡沫

▲点茶流程示意图

点茶的茶具有风炉、汤瓶、茶碾、茶磨、茶罗、茶匙、茶筅(xiǎn)、茶盏等,其中茶筅是打茶时所用,有金、银、铁制,大部分用竹制,文人美其名曰“搅茶公子”,其作用等同于打蛋器。

▲茶筅

点完茶后,茶盏边壁上不留有水痕即是最佳状态,茶的优劣,则是要根据茶面泡沫散去的时间长短来判定:泡沫洁白,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,即泡沫越晚消散越好。

点茶最关键是要把握好水的用量,茶少汤多,则云脚(泡沫)散;汤少茶多,则粥面聚,如何把握好这个点?

宋徽宗在《大观茶论》中有一段详细的论述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。

相关阅读
最新更新
  • 昆明茶城首开“瑜伽茶道”表演
  • 昆明茶城首开“瑜伽茶道”表演
    昆明茶城首开“瑜伽茶道”表演

    昆明最大的茶城——康乐茶文化城举办瑜伽茶道专场表演。本次表演是公司开业庆典的一部分。六名瑜加小姐用精湛的表演诠释了瑜伽茶道的意义。茶道会由瑜伽茶道始创人石鉴先生亲自主持。 瑜伽茶道由著名瑜伽学者石鉴月先生首创。瑜伽起源于印度,茶道起源于中国...

  • 茶馆做起“西”文化
  • 茶馆做起“西”文化
    茶馆做起“西”文化

    近日,在广州一些西式的高级茶饮也慢慢出现在消费者身边,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茶文化。除了在一些精品店可以见到零散的一罐罐的西式茶叶出售外,近日,一些西式茶馆也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。一家名为“H-TEA-O”的西茶馆以西方茶文化为主题,淡绿色的墙壁、...

  • “阿婆茶”,民间茶道值得传承
  • “阿婆茶”,民间茶道值得传承
    “阿婆茶”,民间茶道值得传承

    “柴爿响声大,茶水香油糯,阿婆阿婶闲话多。”商榻镇上,住在一条街上的八个老婆婆来到金兰宝婆婆家吃茶。茶水不断添,茶点就是自家腌的咸菜萝卜干,小屋里还不停地传出“哈哈”的笑声。传统已有700年岁月悠悠,转眼间商榻的婆婆们喝“阿婆茶”已有整整7...

  • 饮茶见世界
  • 饮茶见世界
    饮茶见世界

    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(茶、咖啡、可可)之一,但各国饮茶的习俗却不尽相同,各有妙处。泰国人喝冰茶 泰国人饮茶的习惯很奇特,他们常常在一杯热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块,这样茶很快就冰凉了。在气候炎热的泰国,饮用此茶使人倍感凉快、舒适。埃及人喝甜茶 ...

  • 茶礼:心禅合一出好茶
  • 茶礼:心禅合一出好茶
    茶礼:心禅合一出好茶

    如今,爱品茶的人是越来越多;以茶会友的人,也越来越多,但却不容易喝到好茶了。不管上哪家酒楼,餐前的上茶,是档次的象征,是礼仪的必须,自然不该小觑。然而,不管你要了怎么样高贵怎么样豪气的茶水,总不见服务小姐将它们泡好斟上。不管是放入普洱、碧螺...

  • 水品普洱
  • 水品普洱
    水品普洱

    普洱现在吵得热火朝天很多人看到或听说普洱茶的种种好处,急欲更进一步了解此物,品味真正“陈香”茶的味道。看他们迫切又认真的样子,不由想起原来西安城普洱茶乏人问津,多数人对它认知仅止于一沱沱、黑乎乎、熬着喝、有点苦、能解腻,而西安人初尝此茶多是...

    热门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