茗茶文化网

当前位置:

茗茶文化网

>

经验

>

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,黑茶(茯砖茶)制作技艺

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,黑茶(茯砖茶)制作技艺

日期:2023-12-04 21:04:25 浏览:15

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,黑茶(茯砖茶)制作技艺

茯砖茶产于湖南省益阳市。益阳地处湖南中部,洞庭湖西南岸,山岳起伏和缓,土层深厚肥沃,十分利于茶树的生长。

茯砖茶的文字记载始见于顺治元年(1644)前后,清初官茶由茶商自陕西领引纳税,带引赴湖南益阳等地采买。湖南安化引茶运抵陕西泾阳后,手工筑制成砖茶,称“泾阳砖”,当地又名“湖茶”。因为需在伏天筑制,故称“伏砖茶”,又因其具备独特的药理功效,就由“伏茶”美称为“茯茶”“福砖”。

制作技艺

茯砖茶

茯砖茶制作技艺复杂、周期长、成本高,其制作工序分毛茶采制、杀青、初揉、渥堆等50多道,主要归纳为黑毛茶加工、清茶加工、筑茶成封三个步骤,最后还可进行发花。

黑毛茶加工

黑毛茶

1、杀青

杀青前先洒水,俗称“打浆”或“灌浆”,一般每5千克鲜叶洒水0.5千克,露水叶、雨水叶和较嫩的原料,可以不洒水。杀青翻炒时产生高温蒸汽,有利于将茶叶杀匀杀透。

2、初揉

杀青叶趁热揉捻,使粗大茶叶初步揉捻成条,且茶汁溢出附于茶叶表面。

3、渥堆

初揉的茶叶,选择背窗、洁净和避免阳光直射的地面进行渥堆。堆高约66-100厘米,上盖湿布等物,借以保湿保温。

4、复揉

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松现象,需复揉使茶条卷紧、美观,并通过破损细胞以增进茶叶内质。

5、干燥

使用七星灶,以松柴明火烘焙,分层累加湿坯并且长时间一次干燥。烘茶时分七次加入湿坯,待上层达到八成干时翻焙,上下互换,烘干下焙。烘完的毛茶色泽乌黑油润,有独特的松香烟。

清茶加工

砍剁毛茶

将毛茶原料拼配后剁碎或破碎,且一律在长方形的特大木板上进行。木板的两边各坐着两名簸工,进行砍剁和筛分茶叶。筛下的碎茶即“清茶”。

筑茶成封

准备灌封

炒茶烹水

取6斤2两清茶放入铁锅中,随即用手将茶扒开,舀三瓢“茶汁”倒进锅中,此时制茶师手握两根木杈进行翻炒。炒至茶叶变软,即将茶铲出锅外进行灌封。

筑制

需要三个人配合进行。灌封工人坐“梆子”(木模)侧边,一边簸茶散汽,一边灌茶进纸;另一人坐在梆子另一边,名“扶棒”;还有一人站在梆子正面,提棍进行杵筑。边灌边筑,历时约3分钟,六斤茶正好筑进封壳中。

发花

金花

发花,是通过对筑封成型的茯砖茶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有效控制,从而使砖内产生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金黄色颗粒“金花”,即冠突散囊菌。其中,温湿度的掌握是发花的关键。

金花酵库

筑制好的茯砖茶按顺序叠放于室内,并加棕片覆盖,以保持一定的湿度。茯砖因发酵而自然升温,待砖片裱纸的表面出现白色霉状物,及时调整砖片的上下、左右位置。历时约10天,发花过程完毕。

品质与冲泡

茯砖茶

茯砖茶汤色橙黄明亮、香气纯正、滋味醇和,其独有的两种活性物质——茯茶素A和茯茶素B。

数百年来,茯砖茶以其独特的作用,与奶、肉并列,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,有“宁可三日无粮,不可一日无茶”之说。

奶茶

茯砖茶的饮用方式有很多,可以煮饮、加入牛奶等调饮、采用工夫泡法等。在少数名族地区,较常见的是将茯砖茶煎煮后,加入适量的牛奶、羊奶或驼奶等,并加入适当的盐进行调味,最终制成的奶茶鲜香可口,消食提神。

传承与保护

黑茶制作技艺(茯砖茶制作技艺)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名录,刘杏益是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。

刘杏益

刘杏益,1964年生于益阳市赫山区,1985年湖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毕业。刘杏益专注于茯砖茶30余年,致力于茯砖茶生产工艺及功效等方面的研究,为该茶的发展与推广探寻方向。同时,他又参与研发110多款茯砖茶产品,如2001年,他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,研发了湖南黑茶的首款饮料。

相关阅读
最新更新
  • 昆明茶城首开“瑜伽茶道”表演
  • 昆明茶城首开“瑜伽茶道”表演
    昆明茶城首开“瑜伽茶道”表演

    昆明最大的茶城——康乐茶文化城举办瑜伽茶道专场表演。本次表演是公司开业庆典的一部分。六名瑜加小姐用精湛的表演诠释了瑜伽茶道的意义。茶道会由瑜伽茶道始创人石鉴先生亲自主持。 瑜伽茶道由著名瑜伽学者石鉴月先生首创。瑜伽起源于印度,茶道起源于中国...

  • 茶馆做起“西”文化
  • 茶馆做起“西”文化
    茶馆做起“西”文化

    近日,在广州一些西式的高级茶饮也慢慢出现在消费者身边,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茶文化。除了在一些精品店可以见到零散的一罐罐的西式茶叶出售外,近日,一些西式茶馆也逐渐出现在大街小巷。一家名为“H-TEA-O”的西茶馆以西方茶文化为主题,淡绿色的墙壁、...

  • “阿婆茶”,民间茶道值得传承
  • “阿婆茶”,民间茶道值得传承
    “阿婆茶”,民间茶道值得传承

    “柴爿响声大,茶水香油糯,阿婆阿婶闲话多。”商榻镇上,住在一条街上的八个老婆婆来到金兰宝婆婆家吃茶。茶水不断添,茶点就是自家腌的咸菜萝卜干,小屋里还不停地传出“哈哈”的笑声。传统已有700年岁月悠悠,转眼间商榻的婆婆们喝“阿婆茶”已有整整7...

  • 饮茶见世界
  • 饮茶见世界
    饮茶见世界

    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(茶、咖啡、可可)之一,但各国饮茶的习俗却不尽相同,各有妙处。泰国人喝冰茶 泰国人饮茶的习惯很奇特,他们常常在一杯热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块,这样茶很快就冰凉了。在气候炎热的泰国,饮用此茶使人倍感凉快、舒适。埃及人喝甜茶 ...

  • 茶礼:心禅合一出好茶
  • 茶礼:心禅合一出好茶
    茶礼:心禅合一出好茶

    如今,爱品茶的人是越来越多;以茶会友的人,也越来越多,但却不容易喝到好茶了。不管上哪家酒楼,餐前的上茶,是档次的象征,是礼仪的必须,自然不该小觑。然而,不管你要了怎么样高贵怎么样豪气的茶水,总不见服务小姐将它们泡好斟上。不管是放入普洱、碧螺...

  • 水品普洱
  • 水品普洱
    水品普洱

    普洱现在吵得热火朝天很多人看到或听说普洱茶的种种好处,急欲更进一步了解此物,品味真正“陈香”茶的味道。看他们迫切又认真的样子,不由想起原来西安城普洱茶乏人问津,多数人对它认知仅止于一沱沱、黑乎乎、熬着喝、有点苦、能解腻,而西安人初尝此茶多是...

    热门排行